[药 名]:谷芽
[拼 音]:GUYA
[英文名]:Rice-grain Sprout
[来 源]: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,经加工而发芽者。
[功 效]:健脾开胃,和中消食。
[主 治]:治宿食不化,胀满,泄泻,不思饮食。
[性味归经]:甘,温。①《纲目》:“甘,温,无毒。”②《本草经疏》:“味苦,无毒。”
入脾、胃经。
[用法用量]:内服:煎汤,3~5钱。
[别 名]:蘖米(《别录》)、谷蘖(《澹寮方》)、稻蘖(《纲目》)、稻芽(《中药材手册》)
[处方名]:谷芽、生谷芽、长须谷芽、炒谷芽、香谷芽、炙谷芽、焦谷芽、稻芽、香稻芽等
处方中写谷芽、长须谷芽指生谷芽,为原药去杂质不经炒制生用入药者。
炒谷芽又名香谷芽、炙谷芽。为净谷芽用文火炒至黄色入药者。
焦谷芽为净谷芽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入药者。
[商品名]:粟芽:又名谷芽、粟谷芽,为植物粟谷的成熟果实发芽干燥品。多在北方产销。
稻芽:又名谷芽、稻谷芽,为植物稻谷的成熟果实发芽干燥品。多在南方产销。
以上均以芽完整、干燥者为佳。
[动植物资源分布]: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。
[拉丁名]:药材Fructus Oryzae原植物Oryza sativa L。
[炮制方法]:取拣净的稻谷,用水浸泡1~2天,捞出置容器中,上盖潮湿蒲包,每日淋水,保持湿润,至初生根(俗称芽)长约3~6毫米时,取出晒干。炒谷芽: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,取出放凉。焦谷芽:将谷芽置锅内,用武火炒至焦黄色,微喷清水,取出风干。
[考 证]:出自《本草纲目》。
[生药材鉴定]:干燥的谷芽,呈长椭圆形而扁,两端略尖,长7~9毫米,宽3~4毫米,外稃包围果实,表面黄色,坚硬,具短细毛,有脉5条。基部有白色线形的浆片2枚,长约2毫米,其中由一个浆片的内侧伸出1~3条淡黄色弯曲的须根(初生根)。剥去外稃,内含白米1粒,质坚,断面白色,有粉性。气无,味微甘。以粒饱满、均匀、色黄、无杂质者为佳。全国产稻区均有生产,而以南方早稻谷加工的谷芽为好。华北地区习惯以禾本科植物粟 Setaria italica(L.)。Beauv的颖果,发芽后作谷芽用。参见“粟芽”条。本品以粒饱满、均匀、有芽、色黄者为佳。
[中药化学成分]:含蛋白质、脂肪油、淀粉、淀粉酶、麦芽糖、腺嘌呤及胆碱等;另含momilactome C。